李义平: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4-01核心阅读:
经济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国情出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是在观察现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国情不同,一国有一国的具体问题,一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面临不同的问题。一国经济问题的形成不仅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因素,包括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传统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分析、辨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这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有国别色彩的。
回顾历史,从各国的政治经济学发展情况看,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只能产生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工场手工业或分工十分发达、交换与市场也相应发达的英国,这是由当时英国国情所决定的。虽然亚当·斯密认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所有国家普遍适用,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认为,亚当·斯密的理论并不适合德国国情,因为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府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并不利于当时德国经济发展,像当时德国那样相对落后的国家应当把适当的贸易保护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日本的政治经济学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任务,选择了以产业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显然背离了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其主要原因是,在当时情况下,日本经济要发展壮大,必须尽快发展重化工业。如果采用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放任市场配置资源,那么资本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回报,更有可能选择轻工业或商业而不是重化工业。这显然不利于日本长远发展。此后,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产业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面临着自己的实际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也要解决不同的问题。立足自身国情和发展实际,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才能有效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科学的理论说明,揭示其中的规律,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察实情、出实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经济理论工作者要想科学认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得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深入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单位等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强调:“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写出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科学指南。理论工作者做研究也应该这样。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东拼西凑,单纯追求模型的完美,或想当然地出主意,照搬本本剪裁现实、提出建议,那么这种建议必然与现实情况南辕北辙,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毫无益处。因此,做研究、提建议,必须先深入调研,察实情,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极为重要。
做研究、提建议,不仅要察实情,还要出实招。首先要明确经济理论工作者做研究、提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为了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其次要讲辩证法,认识到一项政策实施后可能产生多项后果,不同政策之间也可能存在关联、相互产生影响。坚持全面看、辩证看,短期和长期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兼顾,这样才能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达到出实招的效果。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经济发展有其规律可循。只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才能取得发展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探索和掌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用以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运用科学方法论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货币运动的规律、资本积累的规律等等。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断探索经济发展的未知领域,努力把握、解释、运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的观点和理论,比如,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引领我国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大台阶。
认识是无止境的,探索和把握经济规律也没有止境。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我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规律,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把握。比如,进一步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长周期和短期波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和把握如何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自我调节的有效结合,推动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进一步探索和把握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学定位;进一步探索和把握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等。经济理论工作者要肩负起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关系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问题和阶段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寻其中的规律,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力量。
四、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国际视野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100多年来,世界越来越成为开放的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越来越成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今天,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比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世界贸易正常发展;保障世界经济安全特别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应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缓解人类面临的资源压力;促进世界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消除恐怖主义威胁;遏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都无法靠单打独斗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这就要求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树立国际视野,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主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于人民日报(2021年3月31日)
作者: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