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
刘伟:扎实科学推进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2023年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大专项”正式立项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创造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经济学在回应这一伟大历史实践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也必然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所提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2025-09-01 来源:经济科学 -
卫兴华:关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思考——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新)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10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
范欣等: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新征程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国际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而且是党中央领导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出发,才能回答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何在此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从而厘清新质生产力的演化逻辑。基于对新质生产力“要素新、技术新、载体新”现实特征的考量,多维度地剖析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发现:“要素新”呼吁新的要素组合方式;“技术新”对要素配置主体间的协同提出了新要求;“载体新”有赖于新的配套设施及制度支撑。变革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规范数据要素发展、促进传统要素提质增效,破解要素配置瓶颈、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合理优化存量要素、充分汇聚创新资源三个方面着手。
2025-08-27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张培丽: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形成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先进制造业,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2025-08-22 来源:光明日报
-
[人民日报] 刘伟: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2-08-31 来源: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守英:实现农业现代化:共同性与独特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既立足于自身的国情农情,又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能否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关键。以要素重组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革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独特性的同时,推动以要素重组升级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革命,最终把我国建成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023-05-09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邱海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2023-01-31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元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基石
2022-11-08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