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
刘伟:创造性地为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提供重要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重要论述的体会
2025-05-05 来源:人民日报 -
董志勇:形成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整理论体系
2025-05-05 来源:人民日报 -
谢富胜等:数字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利润率
数字平台作为新的商业资本的具体形态,凭借其加速制造业商品流通与资本周转的功能,能够提取制造业企业创造的价值从而获取利润。数字平台的“加速周转”效应与“价值提取”效应共同作用于制造业企业利润率,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平台投入越过一定门槛,前者的影响逐渐被后者抵消,致使利润率下降。本文吸收任务模型和利息议价模型中对流通时间和博弈过程的设定,以一个拓展的资本循环模型刻画了上述过程;随后通过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数字平台中间投入量指标,使用门槛回归等方法验证了上述机制。相关政策需要推动制造业企业积极接入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使平台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博弈从竞争走向合作,才能使得数字平台成为中国企业打通要素循环、塑造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5-04-25 来源:经济研究 -
张宇: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2025-04-21 来源: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刘伟: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2-08-31 来源: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守英:实现农业现代化:共同性与独特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既立足于自身的国情农情,又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能否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关键。以要素重组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革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独特性的同时,推动以要素重组升级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革命,最终把我国建成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023-05-09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邱海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2023-01-31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元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基石
2022-11-08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