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十六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09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8月25日至31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政经大讲堂第十六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级研修班。在此期间,刘伟教授、洪银兴教授、高培勇教授、黄泰岩教授、杨瑞龙教授、盛斌教授、张红宇会长、黄汉权研究员、邓郁松研究员、张晓晶研究员、贺俊研究员、刘守英教授、谢富胜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汇聚政经大讲堂,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次研修班采用线下形式,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宋涛大讲堂进行授课。25日上午八点半,首先举行了第十六期“政治经济学大讲堂”开班仪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发表了致辞,寄语学员们通过研修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质量,促进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范欣教授主持了开班仪式。近百名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学员及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参加了本期系列讲座。
第一部分:讲座回顾
第一讲:贺俊
中国情境下的产业政策研究
——兼谈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有趣性与现实相关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贺俊老师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分析了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我国的移动通信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受到政府大规模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全球领先,走向了成功,这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是相悖的。中国移动通讯产业成功赶超依靠的并不是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而是政府在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竞争政策上的独特体制。首先是由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战略。在3G向4G演进的时候,中国采用的发展战略是牺牲部分知识产权,与欧洲LTE标准融合发展,快速占领了市场。其次是以举国体制为表现的产业组织形式。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形成了一致行动的新型举国体制,在建设IMT(国际移动通信系统)时构建了技术、标准和产业统一推进的体系,在数十家单位的合作下快速推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第三是政府塑造的产业竞争政策。典型的表现是在影响通信信号质量的频谱配置上,以计划分配的方式有效平衡了多家企业的能力,保持了新兴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基于上述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案例,贺俊研究员提炼出了产业竞争战略这一新的理论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与现实的经济改革相联系起来,提出在国家的规划层面上以及每个产业的发展中,都应当根据该产业的发展状况,注重战略的制定。具体而言可以将产业政策分成三大类:选择性产业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全局协调产业政策。对于成熟的产业而言,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最有效的。但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应当具体分析。对于需要形成一致行动的产业,政府的干预非常重要;而对于不需要形成一致行动的产业则需要大规模试错,需要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促进其发展。
第二讲:刘守英
数字文明形态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指出,在“以土地谋发展”的旧动能衰竭的背景下,数字经济能否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过去四十多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通过将土地转变为资本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资本稀缺问题,最终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变。但随着土地出让净收益下降,土地抵押债务不断膨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也面临挑战。地方政府未来的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动能。其中,数字经济是当前最受期待的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要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就需要使数据能够从资源转变为资本,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但数据的特性决定了这一转化无法通过政府垄断的方式进行产权和市场的安排。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关键在于其赋能能力。只有使数据参与到生产过程,实现与其他要素的相互组合,重新改写生产函数,才能使数字经济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要真正发挥数字经济新动能的作用,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来发展模式,需要我们深化对数字文明形态的认识。借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社会形态变迁的六个基本要素,数字文明形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技术层面全面转向人工智能替代脑力劳动的知识创造;要素层面数据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组织层面以平台作为经营主体的组织方式;活动空间层面从实体转向虚拟;制度层面围绕数据要素的特点建设产权和治理模式;人的行为层面人工智能参与并可能替代人的部分思考和决策。学界应加强对新动能与发展模式的关系、社会性质的重新认识、工业时代理论范式的创新拓展等领域的研究,着力推动理论创新。
第三讲:高培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高培勇教授围绕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解读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是改革的逻辑起点。在回顾财税体制改革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高培勇教授指出,新一轮改革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站在现代财税体制建设已有成果之上。因此,在新一轮改革中需要继承过去十一年间围绕着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以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来定位财税,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有的财税体制形态来定性现代财税体制,将财税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第二是改革的主攻方向。结合中央首次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时间点,经济议题是本次财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为此,在疫情过后公众预期和信心变化的背景下,后续的宏观经济治理应当将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新“三稳”之策作为经济工作部署的重要原则。第三是着力重点。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应当围绕着稳预期、强信心这一着力重点,以实现今年以及更长期的经济发展作为目标任务,盯住相关主体,通过构建相对合理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稳定地方政府预期,通过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稳定企业预期,通过完善包括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分配制度稳定居民信心。
第四讲:洪银兴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教授指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是一个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使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具体而言,一是要通过放开放活市场参与主体,确保各种所有制企业能够自主参与市场活动,保障企业的自主决策权。二是要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确保这些要素在各自市场上竞争性地决定价格。三是要维护公平竞争,确保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的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都享有平等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善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在内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市场在有效的监管之下运行。国家要对市场进行调控,要防止市场失灵。一是要建立和运行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有序。二是管理市场价格波动,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三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此,政府需要主动推动建设公平、充分、有效率的市场秩序,一方面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另一方面规范政府管理市场的行为,以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秩序的形成。
第五讲:杨瑞龙
分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联席所长、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教授指出,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两种角色,因此必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途径。这是国企改革的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命题。国企改革宏观上要求我国应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实现“国民共进”;微观上要求对国有企业的多元化目标进行分解,使单一的国有企业能够合理实现目标。在系统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历程后,杨瑞龙教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讨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关键。宏观层面上分类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将国有经济按照产品性质维度和行业特性维度进行区分。对于公共产品的垄断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关于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应急能力的公益性领域,必须保持国有资本的绝对控制。私人产品的竞争行业,应该更多地推行市场化,按“竞争中性原则”,平等对待、实施透明度管理和政府补贴控制。中观层面上主要涉及自然垄断行业,在该类行业上游垄断环节应由国有资本保持控制地位,而对下游竞争性环节则应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微观层面上则要通过分类构建中国式现代企业制度、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类完善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方式,确定国有企业的经营主体地位。
第六讲:谢富胜
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富胜教授通过对马恩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论述的梳理,阐明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结合新型生产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世界格局也发生了新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疏通经济运行堵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屹立不倒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一度创造了我国的经济奇迹。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现有生产力下的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不适应,进而形成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堵点。要解决经济循环中环环相扣的矛盾,仅仅通过提振国内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又或者减税降费等单一举措,极易顾此失彼。正因如此,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变革企业组织形式,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只有转变生产方式转变,才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方向,谢富胜教授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大措施:一是要创新生产组织形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建立支持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的体制机制;二是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三是与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相适应,完善推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体制机制;四是持续完善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强化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
第七讲:黄泰岩
发展民营经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指出,要在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来讨论发展民营经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性质来看,它具有市场经济一般性,无法脱离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和明确的产权界定等基本要素条件,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来看,发展民营经济能够发展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能够展现社会主义吸引力与创造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抗风险能力较低,且具有分散性、盲目性、无序性、剥削性的基本特征,在国内国际供求变化的环境下容易在市场、融资和转型中遇到困难。因此,我国需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我国可以通过鼓励创新创业、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鼓励永续成长、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四个方面,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其次,通过数字化转型、市场转型、产业转型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通过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最后,我国还需要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严格执法监管的方式加强正式制度体系引导;通过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的方式强化非正式制度体系的引导;通过推动集成式发展、打造领军企业、借助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组织体系的引导。
第八讲:张晓晶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张晓晶研究员从习近平经济思想出发,讲解了金融的定位与使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要义、金融强国兴盛的规律性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路径等重要内容。张晓晶研究员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当把金融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建设金融强国。强大的经济基础是金融强国的基本和基础性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以下“六个强大”: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人才队伍。要实现上述条件、建设金融强国,我国应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首先应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第二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第三是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四是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第五是金融开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第九讲:黄汉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黄汉权老师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核心要义主要有五点:以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为动力来源;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跃升为构成要素;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形成逻辑是通过技术革命性变革,渗透赋能各类生产要素,促进其优化组合和高效配置,进而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由此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在要素组合、产业变革、技术突破及其劳动者四个侧面都会有与传统生产力显著不同的“新”特征。黄汉权研究员认为,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可以从以下路径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力。五是聚焦堵点卡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关注经济体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六是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培养包括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和开拓型急需人才。最后是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国内市场,使新出现的产品、技术、设备、服务有人买,有人用。总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第十讲:刘伟
宏观经济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刘伟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还系统布置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主要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宏观经济治理”是我国改革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伟教授从体系构成、政策结构、政策目标及宏观调控模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特征。在体系构成上,我国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仅包括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还包括系统的宏观经济体制机制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力量。在政策结构上,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不仅有总量调控的政策,还包含一系列的结构调控政策,如产业结构政策、区域结构政策、城乡结构政策等。在政策目标上,中国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仅仅强调具体政策目标,而且更注重各项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使国家的短期、中期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与长期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在宏观调控模式上,我们不仅能够实施需求侧管理,而且能够有效地实施供给侧管理。刘伟教授强调,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有着关键作用,在应对经济增长挑战、弥补市场失灵、解决结构性矛盾和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必须在健全现代化的宏观经济治理的体系的同时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此为牵引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
第十一讲:盛斌
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南开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盛斌教授在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开放型经济新形态”的概念。盛斌教授指出,尽管全球化形势发生了逆转,但全球开放经济仍显示出规律性和内在特征。他分析了全球开放经济的趋势与特点,包括全球对外开放对象、开放政策及开放路径的变化。他特别强调了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以规制、规则、标准开放为主的开放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性开放具有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盛斌教授认为,中国要积极主动推动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当前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与去中国化,三是气候变化、双碳减排、碳税,四是贸易摩擦与贸易战。为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一是要继续促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二是要开辟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尤其是“一带一路”;三是要打造以自贸区、自贸港为代表的新水平开放高地;四是要实现高标准的全球经贸治理,主要是对标、参与、引领新规则的制定。
第十二讲:张红宇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形势与任务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张红宇会长指出,当前,我国“三农”工作形势已经发生巨大转变,农业全面转型、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改革促进了发展。具体而言,农业方面,中国已然具备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农民方面,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农村方面,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在促进城乡融合方面,我国仍有需要进一步推进的任务:一是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二是鼓励城市资金、人才、技术下乡入村,城市要素赋能乡村振兴。三是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农村人口和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在县域范围内率先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无障碍流动。因此,我国仍需坚定不移将农村改革进行到底,准确把握新形势,明确改革目标、重点、路径和方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一是锚定改革目标,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二是落实改革重点,抓好承包地改革,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盘活用好集体拥有的资源性、经营性资产,在遵循世贸组织规则的同时实施体现中国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三是探索改革路径,抓好多项农村改革试点;四是强化改革举措,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
第十三讲:邓郁松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邓郁松研究员指出,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要素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在回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要素市场的历程的基础上,邓郁松研究员论证了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市场潜力的关键途径。基于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完善要素市场制度规则内容的分析,邓郁松研究员阐释了我国优化要素市场资源配置的要点。首先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我国目前主要应该在服务业领域健全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推动企业的成长壮大,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是分类实施促进各类要素优化配置的改革。针对土地市场,应当通过规划先行、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混合开发与用途合理转换,健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政策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针对劳动力市场,应当深化户籍和社保制度改革,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好保障,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满足劳动力再配置的客观需求。针对资本市场,需要不断完善股票、债券、金融供给和扩大开放等制度。针对数据要素市场,可以建立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以此优化经济治理。最后,要素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防止政府不当干预,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邓郁松研究员强调,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进程,对于已经陷入衰退的产业,最好的做法是尽早把各类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转移。
第二部分:论文研讨
本期政经大讲堂在聆听大家报告、感悟思想伟力的同时,鼓励各位研修班学员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提交学术论文。本次研讨会择优选取了6篇投稿论文进行宣讲和评论,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等多个研究领域。论文评议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向学员们做了题为“问题意识与经济学论文写作”的主旨演讲。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杨蕴丽教授汇报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研究——基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视角》的论文,认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构建由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传播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相互支撑的自主知识体系。
安徽大学的韩建雨副教授汇报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时空特征及制约因素研究》的论文,利用熵权法测算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时空特征,并通过障碍度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分析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湖南师范大学的叶谊锋博士汇报了题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何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富裕效应”和“共享效应”的双重视角》的论文,研究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和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兼具“富裕效应”和“共享效应”。
武汉大学的高辛睿同学汇报了题为《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来自国企担任产业链链长的证据》的论文,研究分析发现供应链、产业链上包含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具有更短的采购提前期,从而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湖南工商大学的何文举教授汇报了题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企业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机制与路径分析》的论文,分析显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显著强化行业间和行业内的外部性影响,同时也会增强全行业的竞争效应。
中共中央党校的博士生魏明振汇报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和发展路径》的论文,认为AIGC在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表现出数据赋值、模型赋智、空间赋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实现企业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智能化,推动形成新型实体企业。
论文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刘守英教授强调了“深入浅出”这一标准对好文章的重要性:论文的作者应当在严谨选择研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简单明了的表达,使复杂的问题易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刘守英教授详细讨论了组成一篇好论文的关键要素:“好问题”、增量贡献、严密的论证过程、“逻辑性”以及“可看性”。当前,许多学者在学术写作中常常出现缺乏问题意识、研究背景不清、文献综述草率、假说不真以及实证部分与假说脱节等问题。对此,刘守英教授提醒学者们在写作过程中应当确保论文的每一部分都经过深思熟虑,并能够与整体研究相呼应。
第三部分:结业仪式
第十三讲讲座结束后,在宋涛大讲堂举行了政经大讲堂第十六期研修班结业仪式。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欣教授分别致辞,为第十六期政经大讲堂高级研修班的全部课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刘守英院长勉励大家要不惧竞争、不愧民生,用研究质量支撑话题流量,用生命的热量做好一流的科学研究。在研修证书颁发现场,刘守英院长与研修班学员一一合影留念。大家相互道别,启程返回全国各地的教学科研岗位,并相约下一期研修班再见。
至此,“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十六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