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西南地区高校专场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4

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志生,西南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灿,教材编写组成员,西南地区等30多所高校80余名嘉宾参会。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盖凯程主持了开幕式。

李志生致开幕词,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智慧结晶,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遵循。去年以来,西南财经大学编写出版了《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教程》等著作和教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贡献了西财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于春海表示,通过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能够促进各个高校相关教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分享,提高教学能力,最终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高水平原创成果。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未来出版社会进一步加强出版力量,为教材建设提供更多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育部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伟教授为大会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党中央将教材上升为“国家事权”的重大意义,教材编写需体现国家意志而非个人学术观点;同时指出“中国学”概念从争议到被学界逐步接受的过程,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自信的显著提升。他强调中国经济学教材的编写需要重视四个方面:一是需要紧扣时代主题,回答时代问题;二是需要基于实践去发现问题和进行研究;三是需要将中国典型事实凝聚成基本学术范畴;四是需要注重构建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与教材建设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谢富胜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显著的、最鲜亮的特点就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要想讲授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回答好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六个主要问题。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指出,在我国正式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许多新的重要内容和概念范畴加以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汤火箭指出,教材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实践化、中国化和数字化,要不断加强教材建设,推动自主知识体系进教材。

课程建设交流发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范欣主持。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向国成、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涂玉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守义、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舒海诚、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吴平、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匡后权、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韩文龙分别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进行了研讨发言。

教材讲解和答疑交流会上,教材编写组代表谢富胜、范欣围绕教材框架、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和参会嘉宾进行了答疑与交流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一级教授刘伟领衔,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首批出版的中国经济学教材之一。该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阐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命题。在内容编写上,该教材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实践问题,按照“绪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统筹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式出版及推进课程建设,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并将其深刻融入人才培养具有标志性意义。

此次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普及与应用、提升西南地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搭建西南地区高校经管学科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