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SEMINAR”(总第40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4-272022年4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政经SEMINAR”(总第40期)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两个世界与双重身份:数字经济时代外卖骑手劳动与价值的思考”为主题,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陈龙主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齐昊主持。讲座以线上形式举办,由学术志网站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达1200余人。
讲座开始,陈老师首先结合《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介绍了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长期处于模糊状态的现实情况。根据《指导意见》,外卖小哥劳动关系的认定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自雇骑手”,他们仅存在于在平台兴起的早期;第二类是“团队骑手”(也称为“专送/全职骑手”),他们是劳动外包的产物,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此类骑手也是目前外卖大军中的主力;第三类是“众包骑手”(也称为“兼职骑手”),他们不进入加盟商、代理商的外包体系,独立通过自己的手机APP跑单,构成了对外卖骑手群体的补充。无论是“团队骑手”还是“众包骑手”,其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都长期处于模糊状态,这正是劳动条件、劳动保障和劳动调解与争议等问题难以厘清的关键所在。
随后,陈老师介绍了目前学界对于共享平台企业劳动的相关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关系与劳动过程两个领域。其中,劳动关系研究以讨论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是否存在雇佣关系为主线。共享平台的劳动关系不符合传统劳动关系界定的法律标准,导致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缺乏保障。劳动过程研究则沿袭了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传统,聚焦资本控制与工人自主性。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共享平台的应用,强化了对工人的管理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以及快递员为代表的非典型劳动从业者也在积极寻找自主性发挥的空间。陈老师指出,目前劳动过程与劳动关系研究呈现割裂状态,因此他在研究中尝试以外卖骑手的劳动入手,勾连劳动过程与劳动关系的两方面研究。
接着,陈老师在对平台劳动过程的分析中指出,骑手同时身处两个世界,拥有双重身份。骑手进行外卖配送时需要使用手机中的外卖APP,而APP会在这一过程中自动进行数据采集,这就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出了一个“平行的数字世界”。陈老师还对“被建构的速度观”和“数据生财”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消费者和骑手的时间与速度观是平台资本有意建构的结果;数据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平台经常会在劳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收集。
然后,陈老师进入了对平台劳动关系的讨论。他认为,目前劳动关系基于“从属性”和“控制性”的判断视角,导致劳动关系说、劳务关系说、三分法说陷入纷争。结合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提出另一种基于“所有权”的判定视角,“从属性”和“控制性”的根源就在于所有权的归属。
在讲座的结尾,陈老师指出,目前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的困局在于只关注到了劳动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劳动,如果把虚拟世界的劳动考虑进来,就可以对平台和骑手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一个重新的认识,并且敦促平台公司与生产数据的劳动者进行“数据分红”,利用“数据分红”所得完善劳动者权益和社会保障,从而真正实现“共享经济”本质上倡导的共益理念。陈老师认为,未来的劳动权益保护重点在于:其一,符合条件的全职外卖骑手,应当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提升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其二,配送平台应逐步推动现有骑手向新蓝领工人的再技能化培训。
最后,陈老师还就外卖骑手与算法、新蓝领工人的培训、未来灵活就业与灵活保障等问题和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本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政经SEMINAR”也将一如既往致力于打造政治经济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未来将举办更多公开讲座,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