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政经大讲堂第十四期: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座第一讲

发布时间:2022-04-26

刘伟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年4月24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政经大讲堂第十四期: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座第一讲隆重开讲。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本期系列讲座采用线上直播平台的方式进行,本次讲座线上听讲人数达9.5万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伟教授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进行了讲授。



刘伟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如政治经济学的原则、方法、理论体系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政策等,内容非常丰富。他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来说明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这有利于我们正确分析和把握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经济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立足新发展阶段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做出的重要历史方位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21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突破了11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GDP比重达到17%以上,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8%提高了三十倍左右,人均GDP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美元提高到12000美元,我国从低收入的贫困穷国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这些都说明我国的经济面貌和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


和过去相比,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系统性的深刻变化。


从新机遇的角度来看,我们距离现代化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大家知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步走”的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的规划,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面临新机遇的定性目标。按照十九大的统一部署安排,这一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要实现由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发展阶段(即人均GDP要达到15000美元),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约为25000美元),再到第二步的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约为4万多美元),则是新时代“两步走”战略背后的数量逻辑。当然,实现现代化包括许多方面,我们是仅就现代化的经济方面而言,人均GDP是其中的一个基本指标。这个目标达成了,我们也就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


从新挑战的角度来看,约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需求侧方面,最大的变化是我国市场从以往的需求膨胀、经济短缺变成了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状态。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中,中国经济当中的突出问题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需求锐减、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我国开始凸显,依靠规模扩张的经济高速增长失去了市场环境和条件。在供给侧方面,主要的问题是生产要素的成本大幅度上升。无论是劳动力、原材料,还是科技、生态环境,成本都大幅提高,我国需要寻求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的变化,意味着我国过去依靠增加要素投入为主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和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要求我们的发展方式必须根本转变,需要尽快转向提升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在国际竞争与国际环境方面,我们也面临各种矛盾和挑战。在国际关系上,要防止掉进“修昔底德陷阱”。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和美国还有很大距离,但是美国现在已经把中国作为头号的竞争对手,因此要用中国的方案、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来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能走人类历史上“丛林法则”下的现代化老路。在国内,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我们要防止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十四五”期间向高收入发展阶段的跨越。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把握新阶段的新特点,是为了推动新阶段的发展。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动能的转换。过去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现在转向主要依靠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个时候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就成为了非常关键的因素或者根本性、决定性的力量。


首先要实现的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念是纲领性的、战略性的和引领性的,新发展理念就是如何认识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是时代的纲领。不同时代的人面临着不同时代的问题,一代人肩负着一代人的使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伟大复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进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摆脱贫困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奇迹,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机遇。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有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目的就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想把发展理念转变成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实践,这就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闯过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发展的国家战略,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途径、桥梁和机制。


现代化经济体系由七大体系构成,分别是: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现代化的分配体系、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的区域布局体系、现代化的开放体系和现代化的经济体制。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新发展理念就落实不了。没有新发展理念传导到发展实践中来,就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可能。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回答了时代的问题)、严密的理论逻辑(基本理论、价值观、方法论、逻辑体系的构架等各方面),还具有强烈的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更多地体现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核心问题是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目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目的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一个是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另一个则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企业和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协调。要使整个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健康的机体运转起来,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能够畅通,形成一种健康的循环状态。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能力、提高生产和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是它的根本目的。


首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创新作为战略支撑,创新是关键和首要的支撑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上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攻关,运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的重组和有效使用。同时,还要在微观上特别研究如何落实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在体制机制上研究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从而打通堵点、接续断点,解决卡脖子问题。


其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这不仅是适应国内外经济条件变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因为我国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持续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中的人口大国。一方面,在正常条件下,大国经济应当是基本内向型的,即其发展所需投入和产出的大部分,是可以依靠本国市场来实现畅通的循环;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高速增长,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规模都已发生显著变化,同时我国仍处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成长期,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处于持续强劲扩张期。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战略方向。国民经济循环或生产及再生产可以从供给或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核算及调控,具体从哪个方面入手则需视经济运行失衡的主要矛盾变化而定。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是结构问题,不充分是质量问题。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不是需求,矛盾主要产生的原因是供给侧,所以我们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刚开始提出来“三去一降一补”,然后我们又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新的八字方针。“三去一降一补”也好,新的八字方针也好,核心是什么?是提高我们生产者的竞争力,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紧要的地方。


第四,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区域的增长点作为战略突破。大国经济的特点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非常大,包括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方面。要根据区域禀赋的不同,尽可能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提高效率,形成结构性区域效率的整合和提升。根据资源禀赋的不同,赋予不同区域的主体职责和主体功能,形成强烈的辐射效应、聚合效应、扩张效应、前瞻效应和环顾效应等区域性的增长点,比如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湾区等。


第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开放作为战略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怎样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工作,也就是我们具体工作上要坚持什么样的基调和方针?这就是总书记一以贯之强调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很明确,就是经济增长、经济运行要稳,特别是现在要稳定经济增长、稳住经济大盘。在当前疫情打击下,国际关系矛盾复杂变化、国内内需疲软,我们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所以稳增长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保证我们宏观经济增长要稳定,经济宏观目标要均衡的实现。


如何在稳的基础上求进,总书记讲的很清楚,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更深层次各个方面的结构性调整、存量调整和体制的完善。我国连续公布了关于统一市场的问题,关于市场秩序环境整治问题等等政策和文件,其目的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改善我们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和法治化程度,推动经济的法治化、市场的法治化,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规范政府行为,这样使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能够更加有序、更加良性的互动。所以总书记说,稳也好,进也好,稳要有定力,进要有秩序,稳和进之间,一动一静,要相互统一,这里面充满了总书记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辩证法智慧。所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包括政策的协调。前一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使得经济产生了大的波动,就是由于定力不够,瞎折腾,所以总书记说要一动一静,稳中求进,这是我们工作的总基调,特别是经济工作。


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首先要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原则,对此总书记做了系统的阐释。同时我们还要清晰的认识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工作中需要坚持的总基调——稳中求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教授对刘伟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感谢。他认为,刘伟教授的讲授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的重大意义,给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们做出了典范,这不仅来自于刘伟教授深厚的政治经济学底蕴,也源自于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长期观察和研究。


至此,本期政经大讲堂第一讲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