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政经大讲堂第十期(第5讲) | 刘培林: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

发布时间:2019-09-03

2019年9月1日晚,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系列讲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举办第五场讲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研究员以“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为题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

1_副本1.jpg

刘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中长期发展基础领域首席专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城市化问题等。出版专著:《发展战略与增长的源泉:中国经验的研究》,合著《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研究》等。曾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并参与协调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项重大课题,负责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面上项目:“新时期不同区域和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展的《2030年的中国》《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城镇化》等研究。

2_副本1.jpg

刘培林研究员通过分析当今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后发国家的经济现象,归纳出追赶型经济体的典型特征;进而将成功追赶型经济体与前沿国家进行对比,归纳出“追赶周期”;最后从资本边际回报递减和技术进步速度两个角度共同解释了后发经济体追赶周期的形成机制。

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具有三大典型特征。一是人均GDP增速型态呈倒U型,且会有20-30年的人均GDP高增长平台期。二是人均物质资本积累速度也呈倒U型。三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平台期,资本边际报酬并没有递减。其中第三个特征是现有研究中几乎没有关注到的典型事实,也是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无法解释的现象。随后将中国、日本等追赶型经济体与美国等前沿国家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前沿国家的经济增长一直较为平稳,例如美国的人均GDP年增速保持在2%左右;而后发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则会经历超低速增长、起飞、高速增长(为期20-30年)和增速回落四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追赶周期”。

针对这一现象,刘培林研究员创新性地引入了技术进步速度这一因素,结合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美国经济常年维持的低速增长,代表了人类前沿技术进步的速度,而后发经济体在此基础上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大量知识与技术,因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平台期,技术进步速度能够抵消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因而呈现出资本边际报酬并没有递减的现象。

刘培林研究员指出,要正确理解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的政策含义。不能用传统的反周期政策来对待追赶周期,而是要在追赶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增长政策,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打造出本国的经济中高速或中速增长平台。

最后,刘培林研究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互动,针对后发优势理论的适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详尽的解释和回答。刘培林研究员的讲座逻辑清晰、分析透彻、数据详尽,为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令大家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3_副本1.jpg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政治经济学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