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动

BRAND ACTIVITY

聚焦“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经大论坛CPEF研究报告发布会(第5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9-23

1.png

      2022年9月18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政经大论坛CPEF研究报告发布会(第5期):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顺利开讲。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本期论坛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参与人数达2.6万余人。应广大听众要求并得到发布会参与嘉宾许可,本期政经大论坛可以观看回放了!回放地址链接请见文末。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守英主持了本期报告发布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高原副教授以“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题进行了报告。

本期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社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吕新业作为研讨嘉宾。

第一单元:报告发布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高原副教授以“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题进行了报告。


高原副教授认为应从整个大食物体系有效供给及防止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货币体系动荡造成重大输入性风险两个维度把握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问题。

第一,农产品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农产品的特殊性是农产品供给保障重要性的基础。农产品是当前地球上人类食物的最终来源,具有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农产品的生产难以与自然的作用和生物的生长过程剥离开来,这使其具有生产过程的特殊性。经过甄别或驯化而成为农产品来源的物种,仅占数以百万计动植物的极少部分,这种有限性导致了农产品产品品类的特殊性。农产品在生物-物理层面所具有的这些特殊性,也派生出其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特殊性质,例如其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强关联,其以低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为特征的价格效应、以恩格尔定律和班尼特定律为特征的收入效应,其与农耕传统及农民生计之间的天然联系,其具有大宗商品化乃至金融化的潜在可能等。随着经济发展,虽然农业部门份额下降,农产品供给保障的重要性却永恒存在。农业部门和农产品生产向上下游延伸出嵌入整个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形成国民经济得以顺畅循环的一个重要经络即农食系统,且其经济份额不可忽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产品供给能力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动力。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农产品价格波动是不可忽视的风险来源。

第二,影响农产品供给能力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最为基础且在全球气候变迁的大背景下其影响日益显著。(2)在给定气候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内部的要素利用和技术选择就决定了农产品供给的水平。(3)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对于农产品供给能力具有关键影响。农产品生产单位的微观效率与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具有强互补性。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私人资本难以单独承担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重任,需要国家、市场、企业和农户的协同。(4)农村组织和制度。对于具有悠久小农农业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变革农村组织和制度以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受如下权衡的制约:一方面需要超越小农生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需要照顾到庞大农业从业人口的充分就业需要。(5)农业公共政策。这也是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经济思潮激烈交锋之处。

第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农产品供给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产品供给对于国际贸易的依赖性持续上升。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跨国粮商巨头对供应链控制力的强化并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跨国粮商巨头对国际供应链的垄断性掌控,又推动国际农产品交易通过大宗商品市场的形式整合于国际金融市场-货币体系之中。农产品一旦成为在全球流通的大宗商品,就从简单的居民消费品和产业资本的中间投入和原材料,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和投资形式,成为金融资本寻求利润的一种载体。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承载着全球流动性收放和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外溢的冲击。在地缘政治中供应链-金融-货币武器化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承载的风险也将急剧增加,并且以此为关口,向国内传递。

第四,新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保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在新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针对农食的总需求有明显的结构性变动。对口粮、主食的需求下降,对肉禽蛋奶水产等高值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在口粮供给瓶颈克服后,整个大食物体系有效供给的挑战凸显。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农产品供给应实现总量、质量并重,需要农业供给侧和农食需求侧进行再匹配。除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匹配意义上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意涵之外,在全球供应链-金融-货币体系再构型可能性凸显的当下,防范化解这种再构型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冲击,成为农产品供给保障的第二重安全意涵。中美贸易战和俄乌冲突提醒我们到了正视国际供应链-金融-货币体系格局重构可能性的时刻。如发生供应链碎片化、金融集团化、以及商品的多元货币计价结算等状况,其对农产品供给保障产生的影响,需加以研判和前瞻。这就拓展了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的内涵,即其不仅是简单地指弥补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而且同时也成为大宗商品-金融-货币整体体系安全的重要组成维度。由此引致的关键挑战,是防止本币和大宗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出现巨大波动、减震国际供应链-金融-货币体系动荡产生的冲击,进而保障国内实体经济及居民消费平稳运行。


第二单元:报告研讨

论坛第二单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社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吕新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分别就报告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叶兴庆部长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认识和把握农产品供给保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他分析了农产品供给保障优先序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来看,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中,不同农产品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农业内部不同产品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自然资源分配的倾斜程度是不一样的。重视程度的不同源于我们对不同产品安全性的认识具有差异性。其次,他讨论了耕地资源配置的行政规制问题。在过去,国家考虑到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优先序问题,从农民层面、区域层面对耕地资源进行行政规制,但同时,我国正逐步地发挥市场对耕地资源地配置作用,想要同时利用好市场和行政规划这两种力量,就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耕地资源利用的行政规制跟农民利益、跟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关系;二是行政规制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关系;三是跟当前大食物观的关系。最后,他分析了适度进口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关联问题。现在适度进口已经成为了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满足国内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逐渐形成了由市场决定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格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包括全球农产品市场、粮食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以及中国作为大体量进口国家,进口体量及速度都会引起国际舆论的炒作。他提出面对这种复杂性和严峻性,我国需要在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的同时,通过农产品进口的多元化来权衡经济性与安全性


张红宇副院长从实践层面分享了相关观点。他认为,粮食安全有一系列的衡量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是否充裕,既表现为产业的产出能力,也表现为流通、储备和供给能力。二是产业是否安全,和从业人员收入直接相关,而这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挂钩。三是可持续发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产出应该是永续的,山水田林湖草沙要统筹兼顾,相关政策要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供给充裕、效益良好和可持续,是衡量安全最重要的三大标志。他指出,粮食安全需要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1)资源基础。农产品产出能力取决于土地资源等要素资源,一方面要在土地等要素资源方面保障数量安全,另一方面要通过耕地质量来保障挖掘生产潜力。(2)科技因素。生物技术、装备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四大技术,可以在粮食产出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3)投入支持。应该把资金投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投入在生物技术的培育方面等。(4)生产方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中国未来可期待的方向。(5)对外开放。无论国际环境怎么样碎片化、集团化、分散化,我们自己心里要有定数,要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6)制度监督。对耕地保护、粮食总量、面积播种等重要方面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的制度,有利于粮食供给保障。推进相关工作,考虑相关制度安排,特别是政策举措,需要统筹兼顾,否则会损害粮食和产业安全。他进一步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应注意处理好五种重大关系:一是主产区、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的关系;二是粮食生产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关系;三是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关系;四是农业产出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五是行政举措与经济手段的关系


吕新业社长首先强调了农产品供给保障具有的特殊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对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一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者、消费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诸多主体,部分地方政府面临要粮食还是要经济的两难选择,出现责任豁免和变通执行的行为。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将持续升级,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三是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突、贸易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将加剧世界农产品市场的波动。他由此提出了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三点对策:(1)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2)树立大食物安全观,推动食物供给消费结构的转型。一是要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发掘食物资源,实现各类食物的供求平衡;二是通过粮经饲的组合优化和匹配种植业布局的调整,提升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最短缺的饲料谷物的问题;三是在丘陵山区大力发展草食类动物的养殖业,鼓励农户通过种养结合、精品养殖,充分利用作物秸秆以及丘陵植物资源来发展畜牧业。(3)增强农产品进口供应链的韧性,打造安全可控、持续稳定的国际农业食品供应链。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为稳定可控的贸易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参与国际农业贸易规则,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和双边、多边投资规则的制定。全面增强发展中国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深入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的战略,推动进口来源、进口品种的多元化,丰富经贸磋商的策略选择,推动进口航线多元化,分散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程国强教授从农业政治经济学和粮食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对农产品供给保障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他首先指出,农业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别的部门而言,具有基础性、多功能性和政治性。特别是存在这样的规律:一个国家从经济初级阶段,如工业化的初期,到工业化中期,再到工业化的后期以至到现代化的实现,其农业政策的基本倾向是从过去剥夺农业转向保护农业。进一步地,他指出,目前关于农业的政治经济学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视角。其一,是新自由主义的视角。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核心是贸易自由化,政策着眼点是减少贸易扭曲,其本质上是一个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农产品出口国的多边框架。这个框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严重的制度缺陷。其二,是基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视角。这种视角应是更重视发展中国家和农产品进口国的福祉。影响世界农业或者主要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发展的政策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因素,比如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另一类是非传统因素,包括粮食金融化、粮食贸易集团化、粮食能源化、粮食武器化、地缘政治冲突。最后程教授提出三项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大问题:一是需要超越新自由主义为范式,探索新的全球农业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二是需要基于发展的视角重构全球农业贸易治理体系。三是需要建立关于中国的农村改革、粮食安全的叙事逻辑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教授对各位发言人表示了感谢并做出总结。刘院长指出,从理论、历史与现实逻辑对农产品供给保障进行分析符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范。三农问题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制度层面,关于集体所有制的研究仍远不够;在主体层面,小农是典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从马克思以来,对小农的认识、对小农的改造和对小农未来前景的分析都是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乡村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的集合,这其中的许多研究,需要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展开。围绕本次报告的主题,需要特别关注的基本点和基本逻辑包括:第一,讨论重大的政治经济学问题要与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农产品和农业问题也是如此。在农业份额急剧下降之后,整个农产品供给保障问题是不是可以作为我们讲的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重要性的一个论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二,对农产品供给保障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要围绕其独特性,包括产品特性、供给特性和制度特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如果没有独特性就不能成其为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今天上午的几位专家,包括高原的研究,很大的一块就是在讨论这一问题。第三,本次报告还强调了农产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农产品是一个典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解决它自己的生产供给,必须要参与到整个国际的分工体系,这里面又有农产品的特殊性和地缘政治、国际贸易的因素。第四,本次报告对当前农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的分析形成了很多共识,包括叶部长所讲的优先序问题和高原所讲的对主要矛盾变化的分析。第五,需要重视农产品的政、经关系。农产品供给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效率问题、成本收益问题,然而从政治的角度看,在某一个时点、某一个格局下、某一个时期或者是某一个外部事件冲击下,政治的考虑可能会更大。对农产品供给保障问题而言,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分析里面要格外重视的。本次报告收获非常之大,大家共同努力,就农产品供给保障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与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扩展针对中国重大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本期政经大论坛圆满结束

本期精彩回放地址:https://wht.h5.xeknow.com/sl/3EU7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