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不减。人口拐点、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回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
在需求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复苏充满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拉动增长更为重要,尤其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意义重大。
本文集中讨论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国民收入宏观分配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一方面考察所有制变化及经济机制改革的深入,对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产生的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考察宏观分配结构变化对微观居民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
在宏观政策方面,现在回到了“松紧搭配”的格局,也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进入2019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具有新的变化和特征。总结我国近三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突出特点,2016年触底企稳,2017年稳中向好,2018年稳中有进同时稳中有变,2019年则变中有忧,在宏观调控政策上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与西方“供给革命”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本质的区别。
提起经济发展新常态,人们首先会想到增速放缓,但显然新常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请问新常态中
有哪些积极因素和机遇?
自 2010 年 10 月我国政府公布从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退出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系列新特点,
被称为“新常态”。
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当代世界克服贫困的奇迹。本文旨在分析新发展理念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我国全面开放的理念,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与沿线各国共享现实的发展利益、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合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互惠、文化包容、生态文明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社会责任共同体和生态环境共同体,最终塑造休戚与共、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也是经济总量在全球的份额提升最多的国家。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来看,这种变化分成两个阶
段,一是从 2000—2008 年,在这一期间我国城乡内部、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扩大; 二是 2008 年之
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异开始有所改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迅速跨越下中等收入阶段,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从根本性的长期治理来说,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是符合实际的。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有的政策都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考虑 , 首要的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 国 自 20 10 年进入上 中 等收入阶段后 ,既迎 来 了 大 国 经 济 向 高 收入跨越的 战略机遇期 , 也迎来 了国 民 经 济发展基本条件的 系 统性变 化的 挑战 。 中 国 经 济正处 于经 济下行和 通货 膨 胀双重风 险并存的 新失衡之 中 。
最近,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变化让很多人对全球化进程进行了思考。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 8 年了,如今全球经济依然低迷,很多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多重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增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需求管理三大类政策,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完整,理论基础更为全面、扎实,政策组合也更为丰富,可以应对多目标调控。201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明确展现了这个宏观调控体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