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第四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平行论坛16-20

发布时间:2025-07-17

2025年6月28日下午,第四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平行论坛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承办。

平行论坛十六:企业创新与技术创新


平行论坛十六以“企业创新与技术创新”为主题,共包含7篇论文。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杨其静主编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齐昊副教授和黑龙江大学魏枫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论文入选作者进行了汇报,校内外近15名师生参加了该论坛的学习与交流。

651966744313016781.jpg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王志高汇报了题为《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壁垒与市场集中度》的论文。论文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壁垒与市场集中度的关联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5年期间的数据分别进行行业层面与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分析不同程度的创新壁垒、创新质量等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异质性影响。


来自南京审计大学的李莹汇报了题为《以辞掩瑕:公司违规与微信公众号披露策略》的论文。论文以 2012-2019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违规后,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增加发布与违规无关的基本面文章和噪音文章,且该行为在特定类型企业中更显著,会削弱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来自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的朱宝清汇报了题为《路径选择与范式竞合——技术的“渐进式”演化与“跃迁式”革命的理论重构》的论文。论文基于技术-经济史的视角,厘清了技术变迁的“渐进式”和“跃迁式”两条路径,并相应地从演化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种理论范式做出解释,进而指出只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变迁才能带动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


100337304427299569.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张淼汇报了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时空演化与驱动因素——以高技术产业为例》的论文。论文构建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测度 2012—2022 年中国 30 省份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水平,分析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发现协调水平提升但地区差距扩大,提出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对策。


752421867291228328.jpg

中国人民大学齐昊副教授对上述三篇论文进行了评论和总结。他建议在论文写作中重视模型与实际问题的适配性、案例与研究问题的相关性,应该更加注重研究目的,聚焦文章的研究方向。

 

来自南开大学的白怡畅汇报了题为《“创新悖论”:小企业更容易实现突破式创新?——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的论文。论文基于 2002—2020 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测度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发现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易实现突破式创新,证实 “创新悖论”,机制分析表明高市场集中度可增强小企业该能力,为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344418347529694768.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李果恒汇报了题为《知识溢出、贸易信贷与研发投入:大中小企业融通驱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供应链路径》的论文。论文以2014-2022年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及供应链数据为基础,实证表明供应链中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合作,可显著提升后者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揭示了联合研发等三种驱动机制,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10215644337156155.jpg


来自武汉大学的杨娇汇报了题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与实践路径》的论文。论文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相关制度创新,然而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制度约束。论文从历史逻辑、理论认识、改革实践等方面探析二者耦合机制。


黑龙江大学魏枫教授对上述三篇论文进行了评论和总结。他建议在论文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模型中样本数据的处理、关注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并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问题。


398136917340157220.jpg


最后,主持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杨其静主编对本论坛进行了总结。杨其静主编以编辑视角指出,参会青年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研究成果不仅蕴含鲜明的问题导向,更注重将理论分析与社会发展实践深度结合。他特别肯定了青年学者在经典文献考据中追本溯源的治学态度,以及严谨恪守学术规范的研究意识。同时,杨其静主编寄语青年学者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持续深耕,力争在学术领域攀登更高峰。

平行论坛十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平行论坛十七以“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主题,共包含6篇论文。由《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刘钧霆主任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黄彪副教授和吉林大学张弘媛老师担任点评人,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等高校的论文入选作者进行了汇报,校内外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该论坛的学习与交流。


541316475531737118.jpg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王颖汇报了题为《制度竞合中的韧性治理:贸易摩擦下中国平台经济的制度优势分析》的论文。论文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分析了中国平台经济治理展现出的独特制度优势与韧性治理特征,通过制度弹性、技术治理和协同网络的系统性创新,构建了“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平台”的三维协同框架。东北师范大学的吴迪进行了点评,并就量化处理和核心概念界定等问题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


798935082075629741.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刘朝阳汇报了题为《地方财政赤字隐性货币化问题研究——理论机制、经验证据与政策含义》的论文。论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与货币供给的关联机制,揭示地方财政赤字存在隐性货币化问题,指出商业银行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城投债及平台贷款会产生“货币创造效应”,非商业银行持有会产生“扰动效应”,我国因大部分债务由商行持有,存在较严重的隐性货币化。华南师范大学的王颖进行了点评,同时提出自己对长期货币关系研究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595157051586494556.jpg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吴迪汇报了题为《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的论文。论文以第一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这一关键政府债务治理举措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吉林大学的刘朝阳副教授进行了点评,并就理论设定、作用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366619027847247991.jpg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彪副教授对以上三位宣讲人的论文依次进行了点评,并分别给出了进一步体现贸易摩擦和对比研究下的制度优势、货币发行流通影响机制和计量设定、研究重点与政策建议等方面修改建议。


183768610976663457.jpg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陈豪锴汇报了题为《司法改革、食品安全与刑事威慑——基于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裁判文书的证据》的论文。该论文研究2014年省级以下司法统管改革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影响,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领域刑事案件的受理强度,刑事威慑增强能够有效缓解食品安全民事纠纷中的本外地信息不对称,缓解地区整体的食品安全监管压力,亦有助于降低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并缓解民事维权信息不对称、分担行政监管压力。西北大学的王荣基对该论文进行了点评。


691668014645211778.jpg


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谢智彬汇报了题为《财税体制改革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的生成机制与系统性治理》的论文。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源于分税制下财权事权失衡、政绩考核扭曲及土地财政依赖等,未来需构建“法治化分权、市场化定价、透明化监管”三位一体治理框架,推动债务风险化解与财政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的陈豪锴对该论文进行了点评。


561877479272969615.jpg


来自西北大学的王荣基汇报了题为《有为之手:政府采购何以牵引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论文。研究表明,政府采购能显著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包括缓解流动性约束、协同创新生态、引导创新等方向。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谢智彬对该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企业变量选取等问题进行了互动探讨。




来自吉林大学的张弘媛老师对以上三位宣讲人的论文依次进行了点评,并依次对文章模型设定、变量选取、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428064496051737253.jpg

最后,主持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刘钧霆主任对本论坛进行了总结。刘钧霆主任认为与会青年学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其研究成果既体现鲜明的问题意识,又注重理论与社会发展实际的有机融合。刘钧霆主任特别肯定了青年学者深耕经典文献的钻研精神,以及严谨的学术规范意识。他勉励大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道路上持续探索,期待未来取得更高水平的学术成就。


36278277642333898.jpg

平行论坛十八:数字经济与制度型开放


平行论坛十八以“数字经济与制度型开放”为主题,共包含6篇论文。由《世界经济》宋志刚编审担任主持人,西北大学钞小静教授和《东北亚论坛》许佳副主编担任点评人,来自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论文入选作者进行了汇报,校内外近20名师生参加了该论坛的学习与交流。


230581356758308339.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康泽群汇报了题为《标准制度型开放、区域集聚差距与出口企业进入市场》的论文。论文研究了中国标准协调对出口企业拓展新市场的影响,重点关注其对区域集聚程度较低企业的影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标准被进口国采纳会显著促进中国对应出口企业进入新市场,且对区域集聚程度较差地区企业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西北大学的钞小静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工具变量的选取与内生性的处理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17950564658705407.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王皓副教授汇报了题为《公共数据开放能否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生态系统视角的研究》的论文。论文利用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设计准自然实验,基于数字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其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公共数据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受到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规制政策的正向影响。吉林大学的张展硕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在方法分析方面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438849924765264371.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张展硕汇报了题为《制度型开放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来自中国标准协调的经验证据》的论文。论文基于全球标准协调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探究了中国标准协调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拓展了标准制度型开放与增加值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为中国利用标准协调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可行路径。吉林大学的王皓副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文中的拓展性分析与作者进行了探讨。


262798977756977266.jpg


西北大学钞小静教授对上述三篇论文进行了评论和总结。她建议在论文写作中重视机制检验的创新与工具变量的选择,在文章内容的表述中也应做到更严谨、更具体、更精准。


来自南开大学的李维汇报了题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否赋能包容性增长——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的论文。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多维促进效应明显(不同批次、指标、城市差异)。主要机制为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及与“一带一路”联动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吉林大学的齐瑞卿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实证分析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


427816993804061539.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齐瑞卿汇报了题为《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的贸易与福利效应——基于RTA数字贸易合作的经验证据》的论文。他认为,扩大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对于推动全球数字化、吸引全球高端要素以及深化数字领域改革至关重要。论文基于结构贸易模型拓展了数字贸易,构建数字贸易行业与相应的政策性成本,评估了由RTA数字贸易合作引致的政策性成本下降带来的贸易与福利效应。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王钰淦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论文的实证方法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世界经济》宋志刚编审点评后建议作者关注不同行业的福利效应。


471439274578354154.jpg


来自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王钰淦汇报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异质性分析》的论文。论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个沿线省份面板数据,采用渐进DID与PSM方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效应,发现其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曲线特征,揭示贸易开放和城镇化为核心传导路径,并提出差异化区域政策建议。南开大学的李维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东北亚论坛》许佳副主编补充点评,并建议进一步思考变量的选取。


261376500032696695.jpg


《东北亚论坛》编辑部许佳副主编对上述三篇论文进行了评论和总结。她认为,论文撰写主要是为了解决三类问题,分别是研究性问题、对策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其中,第一类偏向学术研究,主要是探寻‘why’;第一类偏向现实生活,主要是探寻‘how’;第三类偏向宏观政策,主要目的是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她指出,撰写论文时应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注意将理论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最后,主持人《世界经济》宋志刚编审对本论坛进行了总结。宋志刚编审从编辑的角度出发,认为与会青年学者在数字经济与制度型开放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本次参会论文不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具备着正确的研究思路和合理的实证方法。宋志刚编审向大家表达了关心与关注,并勉励大家在各自的领域继续探索,发光发彩,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


324660056167904769.jpg

平行论坛十九:数字经济与国际经济


平行论坛十九以“数字经济与国际经济”为主题,共包含6篇论文。由《经济发展研究》常务副主编史本叶教授担任主持人,湖南工商大学李建军教授和吉林大学王晓娟老师担任点评人,来自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的论文入选作者进行了汇报,校内外15名师生参加了该论坛的学习与交流。


293044900110205431.jpg


来自西北大学的王荣基汇报了题为《以信引资:社会信用体系改革何以撬动企业异地投资》的论文。论文探讨了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和“本地效应”,为强化地区信用建设进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经验启示和政策参考。西北大学的霍宇辰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他建议从广延边际分析社会信用改革对企业异地投资集约边际的影响。


221716210678352545.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李苏润汇报了题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的论文。论文认为信息披露水平、内部控制水平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制,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且国有企业、曾发生崩盘的企业及落后地区企业效果更优。湖南工商大学的肖彦成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自相关问题以及一些特殊值的处理问题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讨论。


151340936353253381.jpg


来自西北大学的霍宇辰汇报了题为《外需冲击、政府采购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论文。论文基于中美贸易战背景,分析了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采购管理缓解外需冲击对本地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关税冲击导致地方政府将采购订单由异地转向本地企业,并且主要增加了对本地非出口中小企业的采购支持。西北大学的王荣基进行了点评,并就外需与内需的结构转换问题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吉林大学白晨江老师提出可以进一步匹配政府采购与企业出口产品,为论文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撑。


44531044659733908.jpg


来自湖南工商大学的肖彦成汇报了题为《Infuenza Vaccination and Occupational Social Intensity: Evidence from U.S. Workers》的论文。论文将个人职业的社交核心程度作为其整体社交活跃程度的替代指标,研究社交活跃程度与疫苗接种情况的关系。论文指出,当个人做出流感疫苗接种决定时,他们考虑的是个人感染风险,而非其选择的外部性。吉林大学的李苏润与张瀛月与汇报人交流讨论了计量方法和研究视角问题。


290948916587362077.jpg


吉林大学王晓娟老师对上述四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她认为在论文写作中应重视将研究问题置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清晰阐述理论逻辑链条。选题须具备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设计和论证过程需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确保结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杨璐汇报了题为《企业国际化深度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来自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的论文,论文通过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探讨企业国际化深度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指出企业国际化深度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对策启示。吉林大学的张瀛月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建议增加门槛效应检验。吉林大学白晨江老师建议作者对实证部分增加检验方法。


254368092829198986.jpg


来自吉林大学的张瀛月汇报了题为《数据要素渗透能否提高全球价值链韧性?》的论文。论文将行业利用数据要素参与价值链生产与价值链生产长度的波动性和差异性联系起来,从提高产业关联和延长生产长度两方面入手,揭示了数据要素渗透对于全球价值链韧性的作用机制。中央民族大学的杨璐进行了点评,建议加强理论机制与实证内容的匹配关系。湖南工商大学的何文举教授对论文的指标选取与选题角度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


湖南工商大学李建军教授对上述四篇论文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认为,作者对于论文的研究考虑创新性的同时也要提升研究的深度,深入剖析并明确阐述支撑研究设计的理论前提与内在假设,夯实研究的学术深度与说服力。


最后,主持人《经济发展研究》常务副主编史本叶教授对本论坛进行了总结。史本叶教授从编辑的角度出发,认为与会青年学者拥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展现出敏锐的现实问题洞察力,将理论与前沿问题相结合。他肯定了青年学者对于经典著作寻根溯源的探究精神和学术规范意识,赞赏青年学者主动对接国际学术前沿的自觉性。史本叶教授勉励大家在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研究领域永葆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

平行论坛二十: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平行论坛二十以“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为主题,共包含5篇论文。由《经济学家》编辑部肖磊副主任担任主持人,南开大学赵敏副教授和吉林大学李宁宁老师担任点评人,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论文入选作者进行了汇报,校内外近20名师生参加了该论坛的学习与交流。


614630059281908806.jpg


来自清华大学的张立榕汇报了题为《数字技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资本积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的论文。论文从生产环节出发,探讨数字技术应用后制造业的价值来源问题,以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为实现我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南开大学的赵敏副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点评,并就数字技术和金融化的因果关系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709458686939621094.jpg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郑晓琳汇报了题为《经济制裁与汇率失调——基于TVP-VAR模型》的论文。论文以俄罗斯卢布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各类型制裁对汇率失调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俄罗斯应对制裁取得一定成效的原因。南开大学的赵敏副教授对该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建议从稳健性和理论构建方面对文章进行补充完善,更好地突出文章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568418765589279885.jpg


来自兰州大学的张怡凡汇报了题为《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Opening-Up on Urban Innovation: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from Pilot Free Trade Zone》的论文。他认为,制度型开放会显著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并为深化制度型开放战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提供新的实证证据和政策启示。南开大学的赵敏副教授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建议针对多时点的政策情况适当延长样本的窗口期。


641190465334068734.jpg


《经济学家》编辑部肖磊副主任对上述三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建议在论文写作中重视与现实国情的对接,明确文章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注重对相关结论的进一步细化,深入探究其内在运行机制,以此提升论文的创新性。

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杨心怡汇报了题为《地缘政治摩擦对世界制造中心重塑的影响研究》的论文。论文研究了地缘政治摩擦通过价值链分工和供应链走向,影响世界制造中心的重塑。世界制造格局趋向多极化,形成以美、中、欧为核心的国家联盟,构建紧密的国家联盟有助于减轻地缘政治摩擦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南开大学的赵敏副教授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对制造中心重塑的考量需要拉长样本观察期,并需要区分不同时期制造中心转移的差异。


905880769093619276.jpg


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的赵泽宇汇报了题为《国际冲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国溢出效应及其传染渠道》的论文,论文测度了中国、美国等37个经济体间股市极端风险的跨国溢出效应,并对其传染渠道的作用方向、影响力度等进行分析。吉林大学的李宁宁老师对赵泽宇的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就论文的经济学的解释上与汇报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562692067363198133.jpg


最后,会议主持人《经济学家》编辑部肖磊副主任对本论坛进行了总结。认为论文需要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价值,要从数据挖掘走向对经济内在规律的解释。他肯定了青年学者对现实问题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方法的全面性,并鼓励大家在该学术研究领域继续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