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入选名单 | 第四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
刘伟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
2025-08-04 来源:人民日报 -
谢富胜等:重思中央银行独立性: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表明,中央银行的作用是通过调节货币基本职能之间的矛盾促进资本积累,主流观点坚持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只是表象。根据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随着不同历史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利益集团变化,中央银行的调控方式也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转变。使用美国二战后的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产业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促进了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使用;金融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促进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使用。这表明美联储实质上服务于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利益集团的积累。因此,只有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避免特定资本利益集团支配中央银行的决策,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的人民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
2025-08-18 来源:学术研究 -
何召鹏:价值理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分析
本文通过把空间引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探索马克思空间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框架。商品本身的生产和商品的空间转移均属于生产领域,后者通过影响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规定性进而影响商品的价值。考虑空间因素之后,商品的价值可分为两部分:生产价值和空间价值。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除了技术竞争,还包括空间竞争,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空间均衡与失衡的动态。政府是空间生产的主体,通过变革空间格局,影响生产者的竞争行为和市场竞争状况。拓展价值理论的空间维度,对于发展马克思空间政治经济学和解释空间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025-08-15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
何爱平: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会与思考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版体现国家意志,是以教材建设推动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大突破。教材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框架,在结构安排、内容设计、方法运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做出诸多原创性贡献,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对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模板。
2025-08-12 来源:教学与研究
-
[人民日报] 刘伟: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2-08-31 来源: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守英:实现农业现代化:共同性与独特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既立足于自身的国情农情,又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能否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关键。以要素重组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革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独特性的同时,推动以要素重组升级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革命,最终把我国建成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023-05-09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邱海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2023-01-31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元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基石
2022-11-08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