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
刘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质态演进
内容摘要: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时代紧迫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此,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2024-11-04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李直等:数字劳动的概念界定与核心议题
为了厘清现有研究中所使用的“数字劳动”概念及相关的核心议题,本文首先根据不同数字劳动研究中试图回答的核心理论问题,界定了三类主要的数字劳动概念。随后,本文围绕着数字劳动研究的两大核心议题,以上述三种分类为叙述框架,对不同研究所持有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梳理。其一,针对最具有争议性的第一类数字劳动的价值创造属性的讨论,可以分为“价值创造论”派和不认可价值创造论的“租金论”派,而前者在是否认可劳动价值理论上具有分歧。其二,从劳动过程的控制形式来看,不同类别的数字劳动的劳动过程控制形式发展出了新的特征,但在总体上都体现出了劳动者较强的不稳定性,并且还带来了潜在的高技能劳动的去技能化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数字劳动相关研究未来可能拓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数字经济的相关分析提供一个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2024-11-04 来源:经济学动态 -
谢富胜等: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时代意义。马克思分别在历史唯物主义层次和政治经济学层次上论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量变累积引发生产力的质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将新质生产力作为解决中国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抉择,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系统性生产力理论。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科技自立自强,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组织与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统合城乡发展,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以生产方式转型推动社会供需在新的水平达到平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24-10-2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刘元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的新发展,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充分认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重要意义,把握好、落实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不断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2024-10-25 来源:光明日报
-
[人民日报] 刘伟: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2-08-31 来源: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守英:实现农业现代化:共同性与独特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既立足于自身的国情农情,又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能否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关键。以要素重组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革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独特性的同时,推动以要素重组升级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革命,最终把我国建成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023-05-09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邱海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2023-01-31 来源: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刘元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基石
2022-11-08 来源:光明日报